- 註冊時間
- 2012-12-5
- 精華
- 在線時間
- 小時
- 米币
-
- 最後登錄
- 1970-1-1
累計簽到:2696 天 連續簽到:1 天
|
帝問於少俞曰:五味入於口也,各有所走,各有所病,酸走筋,多食之,令人癃;咸走血,多食之,令人渴;辛走氣,多食之,令人洞心;苦走骨,多食之,令人變嘔;甘走肉,多食之,令人挽心。餘知其然也,不知其何由?願聞其故。( O5 O) e3 V- x6 q( \
黃帝問少俞說:五味進入口內,各有牠喜歡趨走的地方,也各有它所引發的病症。酸味趨走於筋,多食酸味,使人小便不通;鹹味趨走於血,多食鹹味,使人發渴;辛味趨走於氣,多食辛味,使人感覺心如火燒;苦味趨走於骨,多食苦味,使人拘攣、嘔吐;甘味趨走於肉,多食甘味,使人心悶。我知道五味食用過度會分別引發上述症狀,但不知道是因為什麼。我想听聽其中緣故。
' ^' `9 A% i! X, q0 G, f) y. F3 ~
少俞答曰:酸入於胃,其氣澀以收,上之兩焦,弗能出入也,不出即留於胃中,胃中和溫,則下注膀胱,膀胱之胞薄以懦,得酸則縮綣,約而不通,水道不行,故癃。陰者,積筋之所終也,故酸入而走筋矣。* N# A* ^1 Q, e* W* m
少俞回答說:酸味進入胃內,它的氣澀滯不滑並有收斂作用,上行至於上中兩焦,不能隨著氣化運行而出入往來。既不能出,則留於胃中,胃中溫和,便向下滲注於膀胱,膀胱皮薄而軟,受到酸味的作用便緊縮蜷曲,致使膀胱出口收束不通,以至於小便不通,因而造成癃閉之症。人的陰器,是全身諸筋最終聚結之處,所以說酸味進入胃中,是趨走於筋的。
7 @: D% v4 p8 @/ g' J
0 G" z% i* v, A- Y6 w# @- W 黃帝曰:咸走血,多食之,令人渴,何也?
! _- G; B( I8 M3 ~! ?" \ 黃帝問:鹹味趨走於血,多食鹹味使人口渴,這是為什麼?8 \5 @0 A" T9 a8 m
: c# @0 `% B# ^7 s3 v
少俞曰:咸入於胃;其氣上走中焦,注於脈,則血氣走之,血與咸相得,則凝,凝則胃中汁注之,注之則胃中竭,竭則咽路焦,故舌本乾而善渴。血脈者,中焦之道也,故咸入而走血矣。; X7 B d7 z8 I4 {/ h7 O+ J
少俞說:鹹味進入胃中,其氣向上趨走於中焦,滲注於諸脈。脈是血氣運行之處,血與鹹味相遇,則血脈凝澀;血脈凝澀,胃內的汁液就滲注於血;胃內汁液滲注於血,則胃內汁液枯竭;胃內汁液枯竭,則咽喉焦幹,所以舌根髮乾而易覺口渴。血脈是取道於中焦而通血氣的,所以鹹味進入中焦,便趨走於血。
1 `+ _' `4 b' `: t3 g: H/ I- q( Z7 U, E) Z) r4 t
黃帝曰:辛走氣,多食之,令人洞心,何也?
3 C$ K, o7 T2 [ t- ^7 E3 p 黃帝問:辛味趨走於氣,多食辛味,使人燒心,這是為什麼?+ W A, s8 F: i0 N7 t1 G8 @& }
* q" ]+ g4 g4 v8 i
少俞曰:辛入於胃,其氣走於上焦,上焦者,受氣而營諸陽者也,姜韭之氣熏之,營衛之氣,不時受之,久留心下,故洞心。辛與氣俱行,故辛入而與汗俱出。
" v: O1 N& S H3 n9 s9 P 少俞說:辛味進入胃中,其氣趨走於上焦。上焦是納受水穀所化精微之氣而營護諸陽氣的,姜、韭的辛氣熏蒸上焦,營衛之氣也不時受到辛味的刺激,而長時留滯胃中,所以有如火燒心的感覺。辛味趨走於衛氣,與衛氣同行,所以辛味入胃後,就會和汗液一起發散出來。
/ B# E5 x& `: W
+ v, X/ r: @- ]+ }* }+ N3 ? 黃帝曰:苦走骨,多食之,令人變嘔,何也?0 B |# r/ y$ |+ _! {4 e
黃帝問:苦味趨走於骨,多食苦味,使人拘攣、嘔吐,這是為什麼? _2 V9 J) g2 `) V2 E5 Z) U8 n$ I
0 ~3 d3 S: Y* ~2 d' k9 I h
少俞曰:苦入於胃,五榖之氣,皆不能勝苦,苦入下脘,三焦之道,皆閉而不通,故變嘔。齒者,骨之所終也,故苦入而走骨,故入而復出,知其走骨也。
+ F5 N- j) t% G1 \ g/ z* S 少俞說:苦味進入胃中,胃中的五穀之氣都敵不過苦味。苦味進入下脘,三焦的氣行之路俱都閉塞不通,所以拘攣嘔吐。牙齒是胃的終了處,苦味進入胃中,先趨走於骨,而後復出於齒,致使牙齒發黑而疏鬆,所以知道苦味是趨走於骨的。5 T$ O* D+ `" x$ j N9 O# `
/ m# Z2 n5 g" n5 G
黃帝曰:甘走肉,多食之。令人悗心,何也?! {- M# [: v2 K( ~+ K
【翻譯】黃帝問:甘味趨走於肉,多食甘味,使人心悶,這是為什麼?
7 x3 d# z, t0 C+ X' E$ x
& O0 d5 H5 e' y- J2 ? 少俞曰:甘入於胃,其氣弱小,不能上至於上焦,而與穀留於胃中者,令人柔潤者也,胃柔則緩,緩則,蟲動,蟲動則令人悗心。其氣外通於肉,故甘走肉。
5 _( u- a2 N3 B" O* A. S 少俞說:甘味進入胃中,其氣弱小,不能上行至於上焦,而是與穀物一起留在胃中。甘味能使胃變得柔潤,胃柔潤則胃壁鬆弛,胃壁鬆弛,胃中的寄生蟲就會蠕動,蟲蠕動,則使人心悶。甘味之氣外通於肉,所以說甘味趨走於肉。4 V; }; g: A9 h9 P
|
|